截至2025年9月,中国AI软件日活排行榜(原生应用)如下:
豆包
日活规模:15742万(2025年8月数据,环比增长6.6%)
核心优势:依托字节跳动生态,支持多模态交互(语音、绘图、视频生成),中文拟人度行业领先,且通过免费策略吸引用户。
场景覆盖:个人助手、内容创作、短视频生成等,日均使用时长达113.7分钟。
DeepSeek
日活规模:亿级用户(2025年8月数据,环比下降4.0%)
核心优势:开源生态支持+数学推理能力,覆盖编程、金融测算、行业报告生成,支持本地部署与API定制。
场景覆盖:程序员代码生成、学生论文辅助、企业级数据分析,春节期间日活曾激增300%。
腾讯元宝
日活规模:1000万-1亿量级(2025年8月数据,环比增长22.4%)
核心优势:接入DeepSeek-R1模型,支持公众号内容检索、文件解析(PDF/视频)及多模态创作。
场景覆盖:自媒体运营、学术研究,依托微信生态导流,3个月用户增长10倍。
即梦AI
日活规模:500万-1000万量级(2025年8月数据,环比增长10.8%)
核心优势:豆包·文生图/视频模型驱动,支持文生视频、动态海报生成,首创“一句话P图”功能。
场景覆盖:短视频创作者、设计师,操作门槛低,视频生成效率提升60%。
Kimi
日活规模:2649万月活(2025年4月数据,增速放缓)
核心优势:200万字长文本处理能力,一键生成PPT,适合法律合同分析。
场景覆盖:企业级网页处理、学术研究,技术口碑良好但娱乐功能较弱。
趋势分析:
豆包登顶:凭借多模态交互能力和生态整合,豆包超越DeepSeek成为日活第一,用户规模环比增长6.6%。
DeepSeek下滑:虽用户量仍处亿级,但环比下降4.0%,需警惕开源生态竞争加剧。
垂直领域崛起:即梦AI(视频创作)、Kimi(长文本处理)等工具在细分赛道表现突出,用户需求向专业化渗透。
生态驱动增长:腾讯元宝依托微信生态实现22.4%的高环比增长,验证平台导流对AI工具的重要性。